
4月14日,吉林省迎來社會面動態清零的喜訊,這是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攜手抗疫的共同階段性成果。吉林抗疫喜訊的到來,離不開全國各地馳援的“大白”和每個吉林人的共同努力,其中就有來自睢縣的5名核酸檢測一線人員的40多天辛勤付出。睢縣“大白”馳援長春戰“疫”,彰顯了中原兒女的風采和擔當。
4月29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將為來自河南、湖北、山西的約1000名援吉醫療隊員舉行歡送儀式。
據了解,睢縣的5名醫務工作者將于4月29日結束44天的戰“疫”經歷,乘包機返回鄭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來自睢縣支援長春的5位核酸檢測人員,分別是睢縣人民醫院蔣靜和馬倩玉、睢縣中心醫院申曉東、睢縣中醫院馮海珍、睢縣婦幼保健院吳華。他們正是各地馳援吉林抗疫一線隊伍中的一員。深夜緊急集結,披星戴月馳援,風風火火“上崗”,自3月17日馳援長春的40多天中,投身抗疫一線的河南睢縣援吉核酸檢測隊,在吉林省長春市氣膜方艙實驗室累計完成了280萬管的核酸檢測任務,達2000多萬人次。白山黑土間的漫漫長夜,仍然寒風瑟瑟。在長春市九臺區氣膜方艙核酸檢測點,這些來自睢縣馳援長春的核酸檢測人員,經常通宵達旦的敬業精神和高檢測量工作受到當地領導的肯定和群眾的點贊。
“我們是3月17日最早來到疫情嚴重的九臺區支援的隊伍,參與了整個九臺區的抗疫的全過程。為鞏固抗疫成果,做好最后的收尾工作,我們將最后一批返睢。絕不辜負吉林人民的期望和家鄉人民的重托!山川同域,豫吉同心!”蔣靜通過網絡連線告訴記者。
“我們5個都是自愿報名的,這是我們第一次外出做支援工作。我們來之前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也在從事這些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沒有什么心理負擔,自己做好防護工作,就跟正常工作一樣。”申曉東告訴記者。
核酸檢測工作中,為了確保檢測工作的高效率,他們時常通宵達旦、連續作戰。“進艙時,盡量控制喝水量,在不穿紙尿褲的情況下,最長可以連續工作10余個小時。”馮海珍說。
工作期間,他們都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防護面罩。每個人都是在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的情況下,一氣呵成完成當日的核酸檢測量。每天工作結束后,他們才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時常是凌晨六七點迎著朝陽出艙。第二天下午他們不僅為晚上的核酸檢測做一些準備工作,而且時刻關注核酸采樣工作群里的排班消息。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白天下班的時候讓他們難以入睡,有時候要吃安眠藥休息。
“在方艙醫院核酸檢測過程中,我們收獲了很多感動,有人在送餐過程中給我們留言辛苦了,有人在網絡上對我們表示感謝,看了心里挺欣慰的,聽了心里暖暖的,那一刻覺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吉林長春一定會很快渡過難關,恢復往日的生機。”馬倩玉動容道。
“一切都會好起來,每一個春天都會到來,經歷了困難,我們才會更加懂得生活的意義,也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經歷這些天的戰“疫”,吳華深有感觸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