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國人就有尊虎、愛虎、畫虎的傳統習俗,以“老虎”為題材的國畫更是數不勝數。時值壬寅虎年,小編特為大家準備了幾幅出自大師之手的“虎畫”,它們或勢震山河、或意趣橫生、或憨態可掬,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在我國歷朝歷代中都有以善畫虎而成名的大家,南北朝時期的張僧繇、唐朝時期的陳乾暉、宋代包鼎、明代商喜、近代張善子、何香凝等等。諸位名家筆下的老虎歲形色迥異,但卻都深諳虎的精神,力求把老虎不怒而威、神逸從容的神態神韻畫到極致。

提起百獸之王,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兇猛、威風等形容詞。而宋朝流傳下的《卞莊子刺虎圖》就將老虎的威風展現的淋漓盡致。畫中記錄了春秋時期魯國著名的勇士卞莊子刺殺老虎的故事,是宋代遺留下的珍貴古畫。

看完了威風凜凜的百獸之王,我們再來欣賞一下老虎“憨態可掬”的一面。清朝馬負圖曾畫過一幅虎圖,此幅畫中的老虎珠圓玉潤,目光平和仿佛一只慵懶的“大橘”,許是皇宮內苑的伙食太好,在這位畫家筆下,這只老虎完美的詮釋了“照貓畫虎”一詞。

雖然在現實中,我們都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但在齊白石先生的筆下,我們卻能一睹這難得一見的風景。在齊白石先生寥寥無幾的老虎作品中,其所作的老虎圖角度非常新穎,均以水墨繪猛虎背影,不見其面部,其筆下的老虎更似大貓,畫風獨樹一幟。

當然,說道畫虎就不得不提到近代的一位大家,他以畫虎聞名于世,自號“虎癡”,為了畫好老虎甚至還專門飼養老虎,后被人尊稱為“虎公”,他就是著名畫家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孖。他筆下的《十二金釵圖》古今絕倫,采用《西廂記》中十二句艷詞,畫了十二幅虎圖。圖譜中“虎兒”或蹲或臥,或伏或躍,或潛行或狂嘯,千姿百態,無不神形兼備,栩栩如生;再配以摘自《西廂記》十二句艷詞,將可愛的老虎加以人格化,堪稱一絕。
欣賞完上面幾位名家筆下的“老虎圖”后,大家是不是還覺得意猶未盡?其實,迎接虎年最好的方式莫過于自己親手畫一幅虎圖了!在大鵬教育“我為自己代言”板塊中,不管是剛開始學國畫幾個月的新學員,還是已經跟隨老師學習一兩年的老學員,都開始踴躍地曬出自己所畫的老虎圖,為新年祈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虎是威武和力量的象征,又與“福”同音,被賦予趨避邪祟、祈福消災、佑護平安的意象。今年正值壬寅虎年,大鵬教育特此為大家送上最真摯的祝福,愿大家在新年都能如虎添翼、虎虎生威!
|